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

[160129][立體裱褙B][LC3525鋁框] 近日客戶作品:茶籽堂

近日客戶作品:輸出於ilford珍珠面RC上,使用Neschen 808無酸背膠,製作成立體裱褙B型,搭配LC-3525鋁框,尺寸42.6x63cm。


影像16x24"。建議客戶四周圍留5mm相紙白,所以鋁框尺寸稍微加大到42.6x63cm。





客戶雖然沒有表明身份單位,但是後來從媒體新聞上注意到他們就是茶籽堂,是一群很有熱忱的年輕人,為了保留苦茶油農業文化還全心投入經營的事業。

給他們一點鼓勵 :D
http://www.chatzutang.com/#index


-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粉絲頁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eafprintstudio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web: http://leafdigitalimage.info/
112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一段257巷8號B1 (捷運唭哩岸站2號出口旁) 
tel: 02-28238355
mobile: 0919143643
email: wenbao@gmail.com

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

[160128] 感想:何謂強者

[160128] 感想:何謂強者

我一直相信真正精神上的強者,樂於肯定他人,鼓勵他人,不怕別人超越自己,甚至鼓勵別人嘗試超越自己或其他目標,並能夠真心為他人的成就祝賀讚賞

其實這種純粹意念的樣貌,在ACG圈反而經常可見
舉個例:Beatmania IIDX是款歷史悠久的音樂遊戲,高難度極困難,只有少數人能夠練上皆傳。
但是有人考過皆傳,其他玩家仍然會很樂意祝賀他。

這是人性純粹對興趣熱忱的樣貌,超越了表面上的實力或身份階級。

想起國中時代在電動間的回憶

當時餓狼傳說二有人嘗試發現了紅血超必殺技,快打二有人知道無影摔,但是輸入指令被少數知道的玩家們當作最高機密,沒人想要分享。我當時知道這訊息後就默默下定決心:

這些招式就不要被我試出來,只要我知道怎麼用,誰來問我都會說。



就如dudley開場名言一樣. Let's Fight Like Gentlemen
我認為FTG在雙方對等條件下的"勝負"才有意義。
這個想法至今沒有改變。

過去有些認識的人,認為我把技術心得公開. 只是讓我的競爭敵人變強,讓我的競爭敵人更了解如何打倒我。
這個想法不能說錯。
但他僅僅是站在自身立場的利益上面考慮。

當初我獨自走過來,經常苦於缺乏前人所留存的資訊,而必須靠自己從無到有,去實驗,去請教,嘗試摸索。我的攝影是在網路論壇上自己摸索/實驗/累積的,我的輸出是看書和自己實做而來的,我的裱框也是自己嘗試,請教廠商,模仿同業前輩逆向工程等等方式逐步累積至今。沒有人教,甚至沒有書可以看。

我認為把自己技術心得公開,是讓所有需要這些技術文件的人,包含未來的人在內,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資訊。不必再像我一樣要重新發明輪子。

儘管這裡面包含我在某個時期上的可能競爭對手,但說穿了,那也不過就是某一段時期可能立場上有競爭關係罷了。

如果他不做了?
如果我不做了?
如果我或他事業往其他方向發展了? 不再是競爭而是互補了?

存在許多可能性。

但是最重要的,不管我做不做現在這個工作室,就算不靠它當全職,它也會是我的業餘興趣,它一輩子都會跟著我,所以我仍然會作一樣的事。我仍然會希望把自己累積的技術心得分享並傳承下去。讓後面的人不必從頭自己摸索。

你可以追上來把我幹掉,那是你本事,就跟當年的餓狼傳說二一樣,同時我也會努力不被別人追上。

誰才是對的? 哪一種價值觀和判斷標準才是所謂正確的?
沒有
只是每個人想追求的事物不同而已。

不需要用別人的尺來衡量自己。

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追求的夢想事物,每個人都有一把自己獨一無二的量尺。彼此之間沒有高下,亦無須比較。

-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粉絲頁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eafprintstudio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web: http://leafdigitalimage.info/
112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一段257巷8號B1 (捷運唭哩岸站2號出口旁) 
tel: 02-28238355
mobile: 0919143643
email: wenbao@gmail.com

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

[160120][高素質數位影像FAQ] part.4-1 - 向右曝光原則 - RAW過亮降暗 vs RAW過暗加亮

[高素質數位影像FAQ] part.4-1 - 向右曝光原則 - RAW過亮降暗 vs RAW過暗加亮

使用同樣的例子來實驗,拍攝數據1/10,F5,iso400。在silkypix裡面只調整曝光度-2.7EV. 格線中央點的亮度在127(圖一)。所得影像結果如下



拍攝數據1/400,F5,iso400。在silkypix裡面只調整曝光度+2.7EV. 格線中央點的亮度在128(圖二)。所得影像結果如下。



圖三和圖四比較,圖四的雜訊明顯高出許多,影像周圍階調連續性也不理想。對比越高的狀況,階調不連續的問題就會越明顯。

這可以再一次證明,RAW數位影像在亮部所紀錄的資訊,會比暗部要更多些。

講到這個就想到以前接案拍照時曾經碰過一張範例。

以前接案拍攝時,取景腳架固定好之後,我固定都會作三連張abc包圍曝光(順序0>-0.3EV>+0.3EV)。上面這張是較暗的那張b在silkypix裡面拉高曝光度+0.7EV,下面這張是較亮的那張c在silkypix裡面降低曝光度-0.3Ev,曲線調整上盡量讓兩張接近。其他調整參數固定。



結果參考如下,顯然後者(c降低曝光度)的顏色還原較佳,雜訊較低,階調也比較完整平滑。




以下是一張閃燈過曝後拉回來的例子,在silkypix裡面降到-3EV,白色上衣的細節仍然還在。以膚色為主調整後,得到下圖的結果。




-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粉絲頁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eafprintstudio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web: http://leafdigitalimage.info/
112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一段257巷8號B1 (捷運唭哩岸站2號出口旁) 
tel: 02-28238355
mobile: 0919143643
email: wenbao@gmail.com

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

[160119][高素質數位影像FAQ] part.4 - 向右曝光原則

[高素質數位影像FAQ] part.4 - 向右曝光原則

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小實驗來說明這個特性。用不同曝光值對著白牆拍攝,相機Olympus E-M5,鏡頭14-45。

相機自動標準測光是落在1/60,F5,iso400。在silkypix照預設值開啟RAW檔,不調整任何參數。打開格線,游標放在正中央,此時對應曲線圖上的亮度顯示在127。(圖一)


1/30,F5,iso400。同一位置亮度為179。(圖二)


1/15,F5,iso400。同一位置亮度為231。(圖三)



1/125,F5,iso400。同一位置亮度為80。(圖四)


1/250,F5,iso400。同一位置亮度為53。(圖五)


1/500,F5,iso400。同一位置亮度為33。(圖六)



如果以1/60當作基準0EV的話,那麼1/30就是+1EV,1/15就是+2EV。1/125就是-1EV,1/250就是-2EV,1/500就是-3EV。

如此排列下來的亮度區間範圍:

+2EV到+1EV:52
+1EV到0EV:52
0EV到-1EV:47
-1EV到-2EV:27
-2EV到-3EV:20

越往亮部,可以儲存影像資訊的範圍就越大。這就是向右曝光原則。

所以最理想的狀況,就是影像中的最亮部,剛好抵達raw檔動態範圍最高界限上,但又不要過曝死白,這樣理論上就能紀錄最多的資訊,而且可以做最少的調整動作。

下一篇會作另外一個實驗來證明,假設拍攝時的曝光值沒有抓準,一個過亮的RAW將其降暗,和一個過暗的RAW將其加亮,前者可得的影像畫質也會比後者理想。

-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粉絲頁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eafprintstudio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web: http://leafdigitalimage.info/
112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一段257巷8號B1 (捷運唭哩岸站2號出口旁) 
tel: 02-28238355
mobile: 0919143643
email: wenbao@gmail.com

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

[160112][高素質數位影像FAQ] part.3 - 為何要拍RAW檔? - 曝光度與白平衡調整

[高素質數位影像FAQ] part.3 - 為何要拍RAW檔? - 曝光度與白平衡調整

RAW最主要的用途之一,也是最主要的調整項目,就是可以調整影像的曝光度和白平衡。

最重要的,是可以任意且精確調整raw的明暗和色彩,在經過校準的大尺寸電腦螢幕上即時預覽調整,當然會比較準確。

ps.雖然RAW這一特性有些時候會被用來救回拍攝時的曝光失誤(個人不是很建議這樣用,當然不得已時也是一個方式)。

下面範例第一張是機身直出JPG,第二張是經過silkypix調整曝光度和白平衡的結果



首先RAW在silkypix裡面開啟的樣子(圖2)。相機是Olympus E-M5,鏡頭14-45。


一般的RAW處理軟體,如果沒有跟相機機身設定連動(通常是原廠raw軟體配原廠機身才會有此功能),以預設值開啟raw,通常都傾向低對比,低彩度,第一眼乍看之下會覺得鳥鳥的,不過就是要這樣,後續調整空間才大。

這張RAW的天空最亮部,亮度大約在209左右,有些曝光不足。


所以我們調整曝光度+0.7EV,游標移到天空亮部,檢視亮部的數值,到236。這樣就比較足夠。


然後游標移到左下方階梯的部位,檢視其亮度,大約落在26。


使用曲線工具,將曲線上原本亮度26的部位,向下拉到10左右。


如此整張影像的明暗對比就大致到位,現在看起來就比一開始預設值好了不少。

接下來調整白平衡,將色溫一欄數值從原本的6137(圖7~10),降到4600左右,可以觀察過程中RGB的histogram圖表變化,原本RGB重疊在一起的逐漸開始分開。





曝光度調整,就是將整段影像資訊histogram平移。

白平衡原則上就是依公式調整RGB三個色頻資料的相對關係。

跟直接調整曲線明暗,RGB曲線=色彩平衡,色相,彩度等等相比,這兩個動作是處於流程更前端的步驟,是相對資料損失較少的方式。

所以個人習慣上會在曝光度這一步驟,將影像的亮部設置到位,在白平衡這一步驟,直接決定影像整體的主要色調,其餘細部再用其他色彩工具調整。

最後稍微作點裁切,然後轉檔匯出成JPG。完成


以上是基本的RAW調整流程。下一篇我們會再講述"向右曝光法則"的概念。

-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粉絲頁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eafprintstudio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web: http://leafdigitalimage.info/
112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一段257巷8號B1 (捷運唭哩岸站2號出口旁) 
tel: 02-28238355
mobile: 0919143643
email: wenbao@gmail.com

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

[160103][高素質數位影像FAQ] part.2-1 - 關於感光元件原理的一些小知識

[高素質數位影像FAQ] part.2-1 - 關於感光元件原理的一些小知識

前面的文章介紹了目前主流感光元件大多以bayer pattern方式排列,每個像素單元實際上只接收到RGB其中一者的明暗訊息,再用軟體插值運算,得到最後的影像結果。

而這種方式得到的影像,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是:

當影像內有物體的輪廓線條密度極高,高到接近感光元件的解析力極限的時候,它就沒辦法推算得到正確的影像資訊了。

接近解析力極限的時候,感光元件的原始資訊不足,就不容易再提供軟體去運算出正確的結果。然後就會出錯。

這造成的問題是高密度線條(個人以高頻細節稱之)的細節對比突然下降,線條模糊,摩爾紋。以及偽色(既然輪廓線條會出錯,當然顏色也有可能會算錯)
可參考silkypix原廠網頁的解說資訊
https://silkypix.isl.co.jp/community/what-is-silkypix/#article-top
silkypix網站上關於高頻細節特性的解說,圖表很明確的表示,隨著高頻細節(空間週波數)密度提高,到達接近解析力上限的時候,對比就會突然嚴重下降。

而對比和線條輪廓其實是同一件事,沒有對比就沒有輪廓。


silkypix原廠網站關於偽色的說明。其實原理也跟前面相似,既然線條對比會出錯,顏色自然也可能出錯。

相機廠商為了避免以上問題在影像中出現,大多會在感光元件前方安裝一片Low-pass filter,當影像中的高頻細節接近或超過解析力極限的時候,這filter可以把它們糊掉。
這樣就不會導致摩爾紋和偽色問題。
但是相對的也就影響降低了感光元件本身可達到的解析力

這可說是魚與熊掌的二擇問題

bayer pattern排列感光元件的這個缺陷問題,有一些方式可以解決。

一者,是提高鏡頭和感光元件的解析力極限,鏡頭解析力越高,感光元件像素越高,把整個系統的解析力門檻提高,原本會有問題的地方就不再是問題了。

第二就是把感光元件的面積加大,同樣成像範圍,我們用兩倍甚至三倍以上的感光元件面積去讀取成像,那原先是高頻細節的部份就不再是高頻高密度了

另外就是特殊設計的感光元件,目前市面上少數非主流特殊設計的感光元件,其中較為人所知的,就是SIGMA Foveon X3。

Foveon X3的特點在於其三層感光元件,每一個像素可以紮紮實實得到RGB三色的原始明暗資訊。
原理上,它就不需要像其他感光元件那樣需要插值運算。
可參考SIGMA SD14官方網站的訊息。
http://www.sigma-sd.com/SD14/jp/feature/index.html

這特性表現在其影像結果上,高頻細節的對比不會突然下降
隨著線條密度提高,到越過感光元件解析力極限以上,它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。
這特性跟傳統彩色底片很相似

一般數位相機的影像,若使用後製軟體插補點放大,前述的高頻細節問題也會跟著放大,所以在避免瑕疵可見的前提下,影像能接受的放大程度是有限的。

而Foveon X3所得的原始影像,即使用後製軟體將其resize插補點放大,也可以得到比較理想的結果。跟底片掃描後,軟體resize放大再輸出的狀況相似。

可參考Dpreview過去曾經使用SIGMA DP1所作的測試影像,這裡特意使用了彩色的解析力檢查圖。
http://www.dpreview.com/reviews/sigmadp1/20

DP1的影像可以清楚看出,隨著線條密度提高,它的線條輪廓不會產生摩爾紋一類的瑕疵。線條之間的顏色也幾乎都可以正確解讀。
http://www.dpreview.com/files/p/articles/7117077602/samples/compared/colorres/sigmadp1_colres.jpeg
但是其他相機拍攝的測試影像,就有各式各樣的狀況出現,在上排第二張的紅藍線條圖裡,紅線之間的藍色區域甚至有整排都算錯的。
http://www.dpreview.com/files/p/articles/7117077602/samples/compared/colorres/nikond40_colres.jpeg

另外這裡面的Leica M8的範例也清楚說明了Low-pass filter的功用,糊掉它們就沒有這些問題,但相對就犧牲了一部分解析力。
http://www.dpreview.com/files/p/articles/7117077602/samples/compared/colorres/leicam8_colres.jpeg

-
另外過去還曾經存在過一種設計,這是Fujifilm所推出的SuperCCD SR感光元件。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B6%85%E7%B4%9A%E6%84%9F%E5%85%89%E8%80%A6%E5%90%88%E5%85%83%E4%BB%B6

它將感光元件的像素單元分成S和R兩種。
S pixel就跟一般正常像素單元相同。
R pixel則比S 稍微小一點,感光靈敏度比S 低一些,這樣當明暗資訊超過S 像素可以紀錄的範圍時,R 像素仍然可以紀錄到資訊。
參考Dprewview對Fujifilm S5 pro的解說:
http://www.dpreview.com/reviews/fujifilms5pro

這特性表現在其影像結果上,就是superCCD的最大動態範圍,在當時超過其他相機甚多,而且與一般相機不同,一般相機動態範圍是暗部較亮部有優勢,而它在亮部的動態範圍擴張尤其明顯。


Dpreview對S3 pro的動態範圍測試內容
http://www.dpreview.com/reviews/fujifilms3pro/18
Dpreview對S5 pro的動態範圍測試內容
http://www.dpreview.com/reviews/fujifilms5pro/18

當然相對它也犧牲了一部分的像素解析力。
http://www.dpreview.com/reviews/fujifilms5pro/27

-
所以Bayer pattern型式感光元件作為主流還是有它的理由,並且這些技術都不斷的在持續改進發展中。


-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粉絲頁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eafprintstudio
Leaf Art 綠葉藝術影像web: http://leafdigitalimage.info/
112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一段257巷8號B1 (捷運唭哩岸站2號出口旁) 
tel: 02-28238355
mobile: 0919143643
email: wenbao@gmail.com